西電學子2013全國電子設計競賽獲佳績 電院獲獎豐碩
激情、汗水與成長——
我們的電賽之路
在剛剛結束的2013年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中,西電學子喜獲七個國家一等獎、三個國家二等獎,其中一等獎數創歷史新高,取得國家一等獎總數位列全國第四的好成績。一個個獎項飽含著學子們激情奮斗的汗水,寫滿了老師們的敦敦教導,讓我們一同體味其中的苦樂酸甜,讓我們一起回味那段揮之不去的青春時光。
■ 通訊員 黎娜 王潔
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兩年一屆,是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工業和信息化部人事教育司主辦、由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組委會承辦的一項重要的全國性大賽。該競賽始于1994年,每兩年舉辦一次,每年都吸引著全國各高校的學子參賽,今年是第11屆,有來自全國的1044所院校,11838支隊伍、35514名學生報名參賽。
報名規模空前 比賽競爭激烈
自今年1月我校啟動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組織工作以來,共有9個學院2000余學生報名參賽,其中本科三年級就有40%以上的學生報名。
1月,全校報名學生參加了第一輪的篩選考試,全面考核大家對電賽基本理論知識的掌握情況,第一輪篩選確定了400余名同學進入第二階段的理論課培訓環節。
3月,由學校組織,請我校有著多年豐富競賽指導經驗的老師對這400余名同學進行了四次相關理論課的培訓。隨后的第二輪筆試和面試后,有130位同學進入學校集訓名單。
5月,我校發起建立陜西工科五校聯賽暨校隊選拔賽模式,130名同學通過選拔賽的篩選和鍛煉,最終確定81名同學組成27支參賽隊伍,他們將正式代表學校參加2013年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因此暑假繼續接受相關培訓,直到參賽前都在持續不斷的進行著刻苦訓練。
9月4日早8點至9月7日晚8點,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正式開賽,在全國29個賽區同時進行。歷經四天三夜,參賽選手感受到電賽的驚心動魄。
9月9日至16日,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陜西賽區的作品測試工作在我校E樓、F樓緊張有序地進行,共有來自全省46所高校的522支隊伍參賽。
經過激烈角逐,我校獲得14項省級一等獎、7項省級二等獎和3項省級三等獎,一等獎獲獎數及獲獎總數均居陜西賽區之首。
參加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的隊員們說:“我們從暑假開始準備比賽,經常在實驗室里熬通宵,只為了讓自己的作品更加完美。”參加競賽更多地是一種經歷,一種鍛煉。趁著年輕,做自己喜愛的事情,豐富自己的生活。
“大賽競爭非常激烈,最終我校取得優異成績,西電學子獲得一等獎數排名為全國第四,這是我校自首屆開始參加此項全國大型競賽第六次進入前五名。我校獲得了七個國家一等獎,這創下我校參加此賽事以來的歷史新高。”教務處負責人介紹。
“對電子設計的熱愛,支撐我們將比賽進行到底”
陶冶博和林培煥是我校在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中獲得國家一等獎的兩支參賽隊的成員,他們所在的參賽隊分別獲得A題和C題的國家一等獎。
陶冶博說:“四天三夜,夜夜不眠!驚心動魄,破釜沉舟!”
“從報名、培訓到參賽,電賽大約需要近一年時間,在枯燥辛苦的比賽準備階段,支撐我們堅持下來的是對電子設計的熱愛,這種熱愛促使我們度過了一個又一個勞累而又有價值的夜晚。”林培煥介紹道。
“在備賽的這一年時間中,我們的心情經歷了復雜的變化,從開始的興奮,到遇到困難甚至沒有進展時的沮喪,再到參加比賽時的激動,特別是比賽時的緊張更是無以言表的。”陶冶博回憶道,“幾百天的付出和努力終于有了回報,自己的價值終于得到了肯定。”
對于在電賽中最大的收獲,這兩個大男孩不約而同地笑了:“通過參加比賽,我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理論之于實踐的重要性,這將促使我們在未來的學習中更加注重對理論知識的學習和實踐動手能力的鍛煉。”
收獲成果的同時,這兩位大男生也表露出他們參賽的感受:不要帶著功利心去參加比賽,比賽最重要的是過程而不是結果,“學到什么”遠比“得到什么”更有意義。電賽是一個十分有意義的平臺,在這里可以充分將之前所學習的理論化為實踐,并更深入細致地了解理論的真諦。
競賽讓理論與實踐共行
“競賽準備期間,學生們遇到的最大問題是理論到實踐的轉化。學生們平時從課本中學到的理論真正應用在現實生活中還是有一定困難的,而各種科技競賽正是提供給學生一個理論到實踐的轉化平臺。”我校校聘電賽教練組組長付少鋒老師談到。
他認為,我校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合,理論指導實踐,實踐對理論知識的學習起到促進作用。學校教學過程中注重實踐環節,學生實踐動手能力強,對于學生的成長成才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組委會副組長、國家級教學名師、我校傅豐林教授說:“從1994年至今,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已經成功舉辦了11屆。為更好地鍛煉當代大學生的動手能力,本屆命題與往年相比,在歷屆經驗的基礎上不斷創新,與時俱進,結合綠色環保精神,向空間控制的方向變化,增加了飛行器這樣的更具有趣味性、觀賞性和挑戰性的內容,鼓勵同學開發思維,充分發揮想象力和創造性,并且題目緊跟時代的步伐,這也將是未來電賽的發展趨勢。”他鼓勵西電學子在不耽誤學習的情況下,能夠積極參加電賽,在比賽中促進理論和實踐的共同進步。
教務處郭濤老師介紹道:“為滿足廣大學生的成才需求,學校正在不斷加大教學投入,為進一步推動學校科技實踐創新活動的有效開展,學校已經實施了將競賽納入課程體系的改革試點工作,其目的就是為了分析學科競賽發展規律及相關學科發展趨勢,建立從競賽普及層面到拔尖創新層面的多層次科學合理的競賽選拔管理模式,擴大學生的參與度和受益面,并形成長效機制,推動我校本科教育教學質量的穩固提升。”
在第十一屆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中,我校獲得國家一等獎和二等獎的隊伍:
國家一等獎獲獎隊伍名單
邱英杰、李思齊、司禮晨(A題)指導教師:易運暉
張華童、莫鴻華、朱逢豪(A題)指導教師:周佳社、王水平、王新懷
陶冶博、黃岸豐、趙凱(A題)指導教師:謝楷、趙建
林培煥、靳昆昆、胡會峰(C題)指導教師:謝楷、趙建
李小雙、何偉鍵、呂鑫(D題)指導教師:王新懷、周佳社、袁曉光
孫景鑫、溫凱林、潘曉佳(D題)指導教師:蔡覺平
王成浩、郭燕蘇、安子建(F題)指導教師:袁曉光、王新懷、周佳社
國家二等獎獲獎隊伍名單
丁毓良、葉育森、劉永存(B題)指導教師:張劍賢、周端
劉華男、劉明陽、徐丹(G題)指導教師:郭萬有、任愛鋒、鄧軍
詹朝鋒、侯守榮、趙有成(G題)指導教師:周慧鑫、王炳健、秦翰林
來源:《西電科大報》2013年10月26日